小山一样的原材料堆满了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溪云数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发酵料场,工人们将一车车原材料倒入搅拌机,机器轰隆转动,一朵食用菌的自动化、机械化生产之路便开始了。

在公司的装瓶车间,搅拌完成的材料,通过流水线灌入一个个乳白色的瓶子内,进入高温灭菌房。
“传统种菌使用菌棒,我们为了更适应规模化的生产,采用了这种特殊材质的菌瓶。”公司执行董事奚俊告诉记者,四条装瓶流水线,一小时能装三万瓶,只需要不到十名操作员。
随后,一条长长的传送带将菌瓶送到二楼的生育室,存储在二十多个铁罐中的食用菌液被注入到菌瓶中,在百万级的无菌环境下静待培养。
打开一扇生育室的大门,五米多高的床架齐齐排开,传送带将上万个插满了“菌宝宝”的菌瓶送上床架,不一会儿就堆满了整个生育室。“菌丝长出之后,主要的生长阶段,都在这里完成。”奚俊说。
生育室里的食用菌堆满了五米多高的床架。新华社记者 杨欣摄
“从注射到出菇,整个过程会持续3到5个月,这期间的温度、湿度、光照等都需要精准控制。”奚俊说。在生育室门口的一块电子屏幕上,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一目了然,“每层床架都有感应器,记录相关数据并反馈到系统,我们可以通过这块面板对生育室的运行参数进行设置,保证最合适的生长环境。”
对环境参数的精准控制让食用菌更好地生长。新华社记者 杨欣摄
传统的农业生产在这里成为了流水线式的“工业”生产,智能化、机械化操作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安全隐患和劳动成本。
另一方面,通过对全流程产生的数据分析之后,能够在生产上更精准。“例如原材料每一次的配方,都要全环节跟踪,根据最终产品的良品率,分析是否可以调控配方,最后做到物料、人员、能源最优的状态。”奚俊说。
集约化的生产也节省了土地资源。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让食用菌种植能够离开大棚进入楼房;全流程的机械化操作也让床架高度不再是问题,立体空间得到合理利用。“我们现在年产1.5万吨,公司净用地仅80余亩。”奚俊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养老投资基金为什么是FOF
岁月匆匆。在人生长河中,我们常常被时间裹挟着奔跑,往往忽略了对未...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我国数字经济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以下称《报告...
发布“352”服务蓝图中国太保升级大健康战略
竞逐大健康市场,不少机构已经提前布局抢占赛道,打造未来发展第二曲...
iPhone16Pro系列确认6.3/6.9英寸
,此前已经有多方传闻称,iPhone16Pro系列的屏幕将会加大...
中国汽车T10-ICV-CTO研讨会以下简称“C
中国网middot;美丽苏州讯5月27日,中国汽车T10-ICV...
震动金融圈!首只银行理财产品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招银理财发行的一只类公募基金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该产品为招卓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