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也有一座“都江堰”。历经千年仍惠泽当地,它就是汉代水利工程——五门堰。

城固县位于陕西汉中盆地,北依秦岭、南屏巴山,被秦岭巴山环抱、被汉江湑水惠泽,是古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
五门堰始建于汉代,是一个截湑水河的低坝拦河引水灌溉设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五门堰通过弯道筑坝的方式,将上游的水聚集在这里,通过分渠灌溉下游农田,至今它仍灌溉着一万一千亩农田。”城固县桔园镇镇长徐剑锋介绍,五门堰既在汛期分流了湑水河的洪水,又在干旱时蓄水灌溉良田。
记者来到五门堰看到,堰坝由当地石材砌成,远远望去整体呈灰黑色,宛如湑水河中的一块巨大礁石。河水在堤坝的拦截之下变得宽广,顺着斜坡倏忽而下,发出潺潺流水声。
五门堰坝体上有五处涵洞,因形似五门而得名。“五门堰取五这个数字也是很特别的,它寓意着五谷丰登。”徐剑锋说,坝体上每个涵洞连接了一道引水渠,涵洞下面又有大小不等的许多分水口,通过涵洞对水量的调节和分配,湑水河被最大限度用于灌溉,为城固县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作用。
“城固县是个农业大县,五门堰灌溉了城固县70%以上的土地。周边大多是种水稻,五门堰作用还是非常大的。”五门堰文物管所所长熊江宁说。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在对坝体进行一个修缮和维护,在修缮的过程中我们也尽量保持它的原貌。”徐剑锋介绍,此处也是当地居民观景纳凉的好去处,人数最多时每天能达到两万多人。
在五门堰口西南处,有一座明清时期修建的寺庙,被称为“龙门寺”。“龙门寺过去相当于是个小型的水利衙门,过去的每一任县令隔一段时间会都在这里办公。”熊江宁介绍,寺内现在还有禹稷殿、大佛殿、太白楼等一些明清时期的建筑,以及功劳卓越、对当地有巨大贡献的四位县令的塑像。
经过修缮,1992年当地在龙门寺建立了五门堰水利博物馆,这也是陕西省唯一的水利博物馆。2017年,五门堰与山河堰、杨填堰一同入选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历经沧桑变化,五门堰依旧发挥着作用,滋养土地造福百姓。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养老投资基金为什么是FOF
岁月匆匆。在人生长河中,我们常常被时间裹挟着奔跑,往往忽略了对未...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我国数字经济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以下称《报告...
发布“352”服务蓝图中国太保升级大健康战略
竞逐大健康市场,不少机构已经提前布局抢占赛道,打造未来发展第二曲...
iPhone16Pro系列确认6.3/6.9英寸
,此前已经有多方传闻称,iPhone16Pro系列的屏幕将会加大...
中国汽车T10-ICV-CTO研讨会以下简称“C
中国网middot;美丽苏州讯5月27日,中国汽车T10-ICV...
震动金融圈!首只银行理财产品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招银理财发行的一只类公募基金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该产品为招卓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