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蔡黄浩11月15日报道:11月15日下午,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的有关情况。
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介绍《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四年以来的成效。他表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基本保持稳定,“三增一减”实效明显。
据统计,今年1-10月,可回收物日分出量7637吨,有害垃圾日分出量2吨,湿垃圾日分出量9391吨,干垃圾日清运量17325吨。对比《条例》实施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分出量分别增长1.8倍、14倍和0.7倍,干垃圾清运量减少15%。居住区和单位垃圾分类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湿垃圾分出量保持在干湿垃圾总量的35%。从面向市民开展的垃圾分类评价调查结果来看,95%以上的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给予肯定。
王为人表示,上海垃圾分类全程体系基本健全。目前,全市已建成焚烧厂15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0座,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达到3.6万吨/日,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余个、中转站198个、集散场15个;自今年9月起,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43%;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此外,全市规划新增7座湿垃圾集中设施。
王为人介绍,预计至“十四五”末,全市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将达到3.8万吨/日,为上海日均约2.6万吨的干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也为协同处理其他固体废物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发布的《上海市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主要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王为人介绍,主要目标方面,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比例达到98%;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6%;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率达到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
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持续加强精细化分类、智能化监管、系统化治理、减量化使用、资源化利用,不断推动上海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助力推进“生态之城”建设。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养老投资基金为什么是FOF
岁月匆匆。在人生长河中,我们常常被时间裹挟着奔跑,往往忽略了对未...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我国数字经济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以下称《报告...
发布“352”服务蓝图中国太保升级大健康战略
竞逐大健康市场,不少机构已经提前布局抢占赛道,打造未来发展第二曲...
iPhone16Pro系列确认6.3/6.9英寸
,此前已经有多方传闻称,iPhone16Pro系列的屏幕将会加大...
中国汽车T10-ICV-CTO研讨会以下简称“C
中国网middot;美丽苏州讯5月27日,中国汽车T10-ICV...
震动金融圈!首只银行理财产品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招银理财发行的一只类公募基金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该产品为招卓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