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晓晶报道: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也是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成立五周年。记者从日前在上海开放大学召开的长三角学分银行砥砺奋进五载路总结大会上获悉,长三角学分银行成立运行五年来,成果互通促进了跨区域人才培养,运行模式产生区域辐射效应,为推动技术技能型人才跨域流动提供了长三角经验。

据了解,长三角学分银行基于三省一市的开放大学系统,成功实现了四地1520万名学习者数字化学习档案的异地同存、共享互认,也为长三角地区45?余所高校提供了学习档案大数据服务。
长三角学分银行建立和完善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机制,建设长三角地区各类学习成果的标准体系,为长三角地区12万多名本专科学生提供了学分转换,实现了长三角区域间终身学习成果的互认互通,跨区域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长三角学分银行为学习者提供了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等应用服务,为长三角地区学习者升学提供便利,促进长三角地区人才流通。
在长三角学分银行的运作支持下,上海地区区块链基站为上海市39所高校提供了快捷、有序地跨校选课服务;安徽省学分银行实现9000余门课程资源的跨校共享;江苏开放大学参照长三角学分认定与转换标准制定了《江苏开放大学?2022年学分认定与转换标准》以及《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学习成果认定标准》;浙江省学分银行与“浙江省高等学校在校开放课程共享联盟”协作开设?MOOC?课程?4000余门,服务学习者跨区域选课。
长三角学分银行建设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所做的重要试点探索。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运行,长三角学分银行的建设成果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在多个省市区域学分银行建设中产生示范和推广效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学分银行、云南省学分银行、辽宁省学分银行、北京市学分银行”在组织机构、信息化平台建设、学分认定标准、学习成果转换等方面不同程度参照了长三角学分银行的机制,为推动技术技能型人才跨域流动提供了长三角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学分银行成立运行五年来,在总结长三角学分银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学习成果认证和人才培养新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2022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养老投资基金为什么是FOF
岁月匆匆。在人生长河中,我们常常被时间裹挟着奔跑,往往忽略了对未...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我国数字经济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以下称《报告...
发布“352”服务蓝图中国太保升级大健康战略
竞逐大健康市场,不少机构已经提前布局抢占赛道,打造未来发展第二曲...
iPhone16Pro系列确认6.3/6.9英寸
,此前已经有多方传闻称,iPhone16Pro系列的屏幕将会加大...
中国汽车T10-ICV-CTO研讨会以下简称“C
中国网middot;美丽苏州讯5月27日,中国汽车T10-ICV...
震动金融圈!首只银行理财产品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招银理财发行的一只类公募基金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该产品为招卓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