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今年以来,公募、私募、券商等外资机构陆续在中国获批并增加投资,加速布局中国资本市场,外资用“真金白银”来表达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日益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正吸引更多外资进入。
今年以来,多家外资机构申请来华新设券商、拓展业务,外资公募基金也陆续在中国获批、增资,日益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正吸引更多外资进入。3月5日,路博迈基金增资至4.2亿元人民币,3月18日,外资私募巨头汉领资本落户上海,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等6家外资公募基金相继增加了注册资本。国际私募巨头也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今年以来,汉领资本、博枫、KKR等三家国际资管巨头先后落地上海。
3月22日,渣打证券在北京正式开展业务,外资独资券商数量再添一家,目前中国外资控股券商已增至10家。另外,花旗证券、瑞穗证券、法巴证券也在“排队”等候入场。
外资机构加速“抢滩”中国市场的背后,是政策“组合拳”在持续发力。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意见,支持以所募的境外人民币直接开展境内相关投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今年3月19日,国办印发具体行动方案,再次强调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私募基金并依法开展各类投资活动。
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项开放措施,一系列开放举措助力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目前,已有超过200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1128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自2020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以来,中国证监会已批准24家外资控股或独资的证券期货基金公司。目前,中国已经完全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在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给予外资机构国民待遇,大幅扩大外资机构业务范围。未来,中国还将进一步扩大银行保险领域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支持外资机构更好来华投资兴业。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养老投资基金为什么是FOF
岁月匆匆。在人生长河中,我们常常被时间裹挟着奔跑,往往忽略了对未...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我国数字经济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以下称《报告...
发布“352”服务蓝图中国太保升级大健康战略
竞逐大健康市场,不少机构已经提前布局抢占赛道,打造未来发展第二曲...
iPhone16Pro系列确认6.3/6.9英寸
,此前已经有多方传闻称,iPhone16Pro系列的屏幕将会加大...
中国汽车T10-ICV-CTO研讨会以下简称“C
中国网middot;美丽苏州讯5月27日,中国汽车T10-ICV...
震动金融圈!首只银行理财产品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招银理财发行的一只类公募基金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该产品为招卓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