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亦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近日,山东省、河北省、甘肃省等多地相继召开会议,围绕新型工业化积极部署工作。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还将有效带动就业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多地各有侧重。有的地区强调积极参与国内产业分工,做好准备,精准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有的地区把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产业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统筹推进成为共同关注点。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表示,传统产业规模大、行业多,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进前沿科技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上的应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是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应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未来产业,则应前瞻布局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领域,鼓励多技术路线并行探索,为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陈端表示,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成就表现在多方面,包括工业实力显著增强,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智能制造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有效扩大,数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科技创新成为促进工业经济向好发展的关键动力等。
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成就也体现在相关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上。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表示,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持续“走俏”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船舶等均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部分领域正从产品出口向产业链输出转型,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受访专家普遍表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才能有效应对挑战,以新型工业化建设新成效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谈及今后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着力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即强化顶层设计、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活跃主体。要创新监管方式,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让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脱颖而出,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成长壮大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何代欣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养老投资基金为什么是FOF
岁月匆匆。在人生长河中,我们常常被时间裹挟着奔跑,往往忽略了对未...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我国数字经济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以下称《报告...
发布“352”服务蓝图中国太保升级大健康战略
竞逐大健康市场,不少机构已经提前布局抢占赛道,打造未来发展第二曲...
iPhone16Pro系列确认6.3/6.9英寸
,此前已经有多方传闻称,iPhone16Pro系列的屏幕将会加大...
中国汽车T10-ICV-CTO研讨会以下简称“C
中国网middot;美丽苏州讯5月27日,中国汽车T10-ICV...
震动金融圈!首只银行理财产品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招银理财发行的一只类公募基金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该产品为招卓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