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智“百川汇流 央地融通,全力以赴加快五个中心建设”主题大会在上海举办。会上,中智咨询和复旦大学共同合作的国企人才发展研究项目完成合作签约。

大会现场。 主办方 供图
中智咨询与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探索校企合作、共研共享新模式,就国有企业核心人才队伍与建设研究项目达成长期合作。据了解,双方将主要围绕《国有企业人才发展趋势白皮书》《国有企业国际化人才体系建设研究》《国有企业创新人才建设指数研究》等主题开展研究,共同对外发布白皮书、人才指数,共享研究成果。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调研,双方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性不强、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重点行业核心人才画像不清晰等现实问题,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创新、科研、国际化等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落地支撑。
大会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提到“新质生产力人才”概念。姚凯指出,新质生产力人才包括直接创造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服务的人才。
围绕新质生产力人才队伍,姚凯具体列出了几类值得关注的对象:引领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科学家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熟练掌握管理新质生产资料的复合型人才、助力新质生产力市场实现的创新型服务人才。
要建设好新质生产力人才队伍,姚凯提出六点建议:强化“三位一体”的高水平人才生态基座;整合资源打造多链融合的内部生态体系;积极探索和构建长三角人才要素大市场;探索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面向全球搭建早期创新投资主体;建设全球人才大数据中心。
在沪央企如何强化人才体系支撑呢?中智股份党委书记、董事、副总经理李双表示,首先是结合企业的战新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进行组织和人才层面的系统规划和调整,打造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的人才梯队。其次,加快构建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延揽全球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注重科创人才和国际人才的吸引和保留。再次,人才培养机制层面,关注产学研结合、校企联合培养等创新机制,加速人才培养。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养老投资基金为什么是FOF
岁月匆匆。在人生长河中,我们常常被时间裹挟着奔跑,往往忽略了对未...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我国数字经济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以下称《报告...
发布“352”服务蓝图中国太保升级大健康战略
竞逐大健康市场,不少机构已经提前布局抢占赛道,打造未来发展第二曲...
iPhone16Pro系列确认6.3/6.9英寸
,此前已经有多方传闻称,iPhone16Pro系列的屏幕将会加大...
中国汽车T10-ICV-CTO研讨会以下简称“C
中国网middot;美丽苏州讯5月27日,中国汽车T10-ICV...
震动金融圈!首只银行理财产品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招银理财发行的一只类公募基金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该产品为招卓价...